API 是現代軟件開發的核心。它們通過數據傳輸連接系統、應用程序、微服務和其他組件。根據 Nordic APIs 的數據,隨著 API 產品的興起,超過 90% 的開發者都在使用 API,其中 30% 的時間用于構建 API。在將 API 部署到生產環境前,必須進行全面測試以發現潛在問題。您需要確保服務器能夠承受高負載,且 API 在運行時不會崩潰。不同類型的 API 測試對于確保 API 在各種預期和非預期請求下都能穩定運行至關重要。 測試的目標是檢驗 API 是否滿足從功能、性能、安全性到整體可靠性等各項預期指標。通過運行 API 測試,開發團隊可以在沒有現成用戶界面的情況下驗證 API 質量并確認應用程序的核心功能。相比在開發后期才發現錯誤和缺陷(此時可能需要修改大量代碼,修復成本高昂),自動化測試能夠及早暴露這些問題,從而避免手動執行測試的繁瑣。 本文將匯總 9 種 API 測試類型,分別進行說明并提供相關資源鏈接,同時根據每種測試策略推薦相應的工具。這些測試沒有固定順序,具體取決于您的工作流程。API 測試沒有絕對正確或錯誤的方法。 --- ## 1. 冒煙測試 API 冒煙測試用于確保構建或升級后關鍵功能仍能準確運行。典型的 API 冒煙測試包含以下要素: - **端點驗證**:確認可訪問性及預期 HTTP 狀態碼返回。 - **數據驗證**:驗證 API 對示例請求返回預期的數據結構,包括認證和授權。 - **授權驗證**:確保 API 能正確處理所有用戶權限場景。 - **錯誤處理**:確認 API 針對無效輸入或缺失參數等情況提供有意義的錯誤信息,同時檢查性能和響應時間。 - **一致性檢查**:驗證 API 在開發、預發布和生產等不同環境中的行為一致性。 - **邊界情況處理**:測試 API 處理空輸入或超大參數值等邊界條件的能力。 冒煙測試的最佳執行時機是在開發完成后,每次部署時針對每個部署環境進行。如果采用持續部署流程,可將該過程簡化為幾個步驟: 1. 確定測試范圍,選擇關鍵功能進行測試。 2. 根據所選工具將測試導出為 JSON 文件并編寫運行腳本。 3. 創建部署步驟調用腳本,并為不同環境組織變量。 推薦工具包括 Postman、Newman、PowerShell 和 Octopus 等 API 性能測試工具,以及 Selenium、Appium(適用于 Web 和移動 API)、Jenkins、Katalon Studio 等。 --- ## 2. 功能測試 功能測試通過驗證 API 是否按規范實現所有功能,在質量保證中起關鍵作用。測試過程包括特定數據輸入、輸出分析及預期與實際結果比對,主要覆蓋以下要素: - 端點 URL。 - 請求負載。 - 響應數據。 - 錯誤處理。 功能測試的流程包括: 1. 根據 API 文檔制定測試目標,例如支付網關 API 需要測試成功支付和處理過期卡等場景。 2. 創建測試用例并附上環境配置、測試執行和響應驗證的詳細步驟。 3. 選擇手動執行或使用自動化框架運行測試。 4. 核對響應數據、評估時延和分析錯誤代碼。 主要挑戰包括獲取動態安全令牌、完整的 API 文檔以及全面測試依賴項的能力。推薦參考 Katalon 的自動化功能測試工具列表等資源。 --- ## 3. 集成測試 集成測試確保各組件通過 API 協同工作,目標是驗證互操作性、業務邏輯并提升可靠性和擴展性。測試內容包括認證、限流、分頁和響應體等要素。 集成測試通常在單元測試之后、持續集成期間和重大發布前進行。基本步驟包括: 1. 識別 API 并創建測試環境。 2. 制定測試策略,定義范圍、場景和成功標準。 3. 編寫測試用例并隨 API 更新維護測試。 推薦工具包括 Postman 和 Swagger,可參考 Luxe Quality 的集成測試指南。 --- ## 4. 回歸測試 回歸測試確保更新不會破壞現有功能。通過創建模塊化、可復用的測試套件來驗證數據值和業務流程。適用于功能更新、代碼修復、配置變更等場景,特別有助于醫療、金融等行業滿足嚴格的安全標準。 --- ## 5. 負載測試 負載測試通過模擬用戶活動評估 API 在不同負載下的表現,包括以下三種場景: - 常規流量(基線)。 - 理論最大流量。 - 超載(增加 10-20% 流量)。 測試應從簡單組件開始逐步增加復雜度,使用虛擬用戶模擬真實流量模式來發現系統瓶頸。推薦工具包括 JMeter 和 Loadmill,Postman 和 Grafana Labs 提供了詳細的入門指南。 --- ## 6. 壓力測試 壓力測試通過超出 API 設計容量的負載來評估其擴展性,目的是確定崩潰點、最大容量和性能瓶頸。使用 Postman 等工具可以方便地模擬高并發請求并分析結果。 --- ## 7. 安全測試 安全測試檢查認證、授權、數據加密等防護措施。最佳實踐是在功能測試完成后進行。主要方法包括靜態代碼分析(SAST)、動態應用測試(DAST)等,推薦使用 Astra Pentest 等工具包。 --- ## 8. UI 測試 UI 測試驗證依賴 API 調用的 UI 組件是否能正確顯示數據并響應各種輸入。適用于以下場景: - API 開發完成后。 - 發布前。 - 第三方 API 集成。 測試流程包括識別 UI 元素、配置測試環境、模擬請求和驗證 UI 行為。 --- ## 9. 模糊測試 模糊測試通過輸入隨機或異常數據來發現潛在缺陷,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 **盲目模糊**:完全隨機。 - **智能模糊**:符合輸入要求。 - **基于程序結構的黑盒/灰盒測試**。 模糊測試雖然能發現漏洞,但不能替代完整的安全測試。 --- ## 總結 本文介紹了 9 種 API 測試類型,各有側重。實際工作中需要根據業務需求和預算進行取舍。選擇合適的測試策略和工具(如 Postman、JMeter 等)能有效保障 API 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通過合理的測試流程,開發團隊可以更早發現問題,降低修復成本,提高產品質量。
原文鏈接: https://pieces.app/blog/9-types-of-api-testing-to-ensure-performance-and-secu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