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產生需求后尋找可靠、安全和穩定的API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本文將結合小伙伴們在工作中可能產生的需求和問題,為大家提供發現和運用三方API的新思路,輕松上手!
在發現三方API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三方API究竟是何方神圣。三方 API 是由第三方平臺提供的 API,根植于第三方服務器,允許外部通過 JavaScript 等語言訪問其功能,并在我們自己的站點上調用它。通俗地說,三方API就是我們跨平臺訪問其他平臺服務的接口。
在軟件設計中,除了核心基礎功能,還需要配套一些輔助功能來實現核心功能的正常運行以及提高用戶的使用體驗。比如使用小程序寄快遞時,只需要將復制好的信息粘貼到文本框,就能自動識別成地址并填入運單,大大提升了用戶體驗。這是一個小小的細節功能,但是如果讓開發部門從0到1做一個這樣的功能,所投入的資金和時間成本也是相當高昂的。因此,我們選擇三方API來迅速對接這些功能,以較低的價格享受這個技術,從而將自身更多資源投入核心基礎功能的開發,實現創新和樹立自己的壁壘。
那么問題來了,當產生相應的需求時,我們該如何選擇三方API呢?
市面上有眾多的API提供商,通常如果我們需要一個一個選擇,看API文檔有時并不能發現問題,就需要將它們逐個引入應用中,進行對比測試。這種方式較為費時,而且存在著大量的溝通細節,這就使得工作進度大大被拖慢。一個支持云端集成、快捷的API資源平臺此時就可以派上用場。
以冪簡集成API HUB為例,其為用戶提供熱門且全面的API資源。無論是最近爆火的AI繪畫,還是壁壘較高的活體檢驗功能,都可以在冪簡API HUB上被找到。
現在,我們已經解決了很大一部分尋找API的工作,接下來要面對的就是對API性能的評估。
首先是安全性和可靠性。由于人臉識別、身份證OCR識別等功能涉及客戶的敏感信息,因此在引入這類API時需要慎之又慎。在這其中,客戶的安全信息不能通過非加密的通道傳輸,認證方式需要可靠和無痕,保證客戶隱私安全。來自于集成市場的API通常已經通過了風險掃描和資質審核,我們也可以運用二次測試工具做進一步的測試來確認,盡量不要選擇來歷不明的API資源。
穩定性也是API評估的一個重要指標。前文提到,多個API的測試是費時費力的,因此我們選擇一個品類的API時,需要考慮不同服務商的同一種服務作為備用方案,保障所調用API出現故障時可及時切換,確保系統的穩定運行。
基于客戶至上原則。引入三方API的目的是低成本享受技術紅利,從而投入更多資源開發核心基礎功能。與此同時,API的引入也需要經過團隊的討論和思考,豐富產品的功能而非堆積產品的功能,做好客戶使用的反饋收集。
API 集成是指連接多個 API,以實現不同應用程序或系統之間的無縫數據交換和功能共享。它允許企業創建一個統一的生態系統,其中軟件組件和諧地協同工作,消除孤島并最大化每個應用程序的價值。
傳統的手動集成方法
手動集成要求開發團隊創建集成和自動化層,使應用能夠無縫協作。這需要開發團隊收到集成、轉換、清理和聚合來自不同服務商的信息,即需要手動編寫代碼。每個應用程序都有自己的一組?REST API?獲取和更新信息。
API 設計人員必須為每種數據的不同格式化、存儲和捕獲方式編寫代碼。這整個過程可能需要數周甚至數月的時間才能完成并正確執行。另外,當服務商的API發生變化,集成層也會隨之變化,開發團隊做修改時就需要全部重新編寫。
第三方集成平臺方法介紹
更省時省力的集成方法是使用第三方集成平臺。這些平臺可以克服用戶在編寫代碼時面臨的限制。例如,冪簡集成API集成平臺就可以通過API復用和可視化界面幫助用戶管理每個API的服務模型,從而降低和最小化代碼量,同時監控資源,隨時運營、維護和檢測。
與傳統手動集成方法對比,第三方集成平臺的集成可以實現效率高、監測快和匹配度高的優點。傳統手動集成方法在API的選擇上存在著阻礙,因為有時某項功能背后的技術并不便于拆解為簡易的內容,團隊難以迅速選擇所需要的API。這時就需要成套的、分類型的三方API來輔助工作。
這里為大家整理了高頻次使用類型的三方API:
支付網關集成:簡化客戶和商家的支付流程,提供各種支付選項,跳轉三方支付方式等。
電子商務:物流信息服務,采購價格,訂單出入庫管理,售后管理等。
AI模型:文本翻譯與改寫,AI繪圖,AI語言大模型,智能生成圖片等。
社交軟件溝通:驗證碼發送,會員活動短信通知,會員二維碼識別等。
認證工具:人臉認證,銀行卡要素認證,生物特征認證,企業認證等。
三方API的集成使企業能夠高效實現不同的應用程序功能和系統無縫協作,提升系統的用戶體驗。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趨勢逐漸明顯,三方API在其中將會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API的優勢在于可以通過開放的接口和豐富的功能,為企業提供靈活性和創新性,幫助其快速響應市場需求,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