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ear() 方法是 Java 集合框架中 Collection 接口的一部分,由實現(xiàn)該接口的所有具體類(如 ArrayList、TreeSet 和 Stack)實現(xiàn)。當(dāng)調(diào)用此方法時,它會清空集合中所有的元素。
本文將重點分析 ArrayList 的 clear() 方法實現(xiàn),其它集合的實現(xiàn)方式與之類似。在 ArrayList 的底層,數(shù)據(jù)存儲在一個 Object[] 數(shù)組中。當(dāng)向 ArrayList 添加元素時,這些元素會存儲在該數(shù)組中。
當(dāng)調(diào)用 clear() 方法時,Object[] 數(shù)組中的所有元素都會被清除。例如,假設(shè)我們創(chuàng)建了一個包含 100 萬個整數(shù)的 ArrayList,調(diào)用 clear() 方法后,數(shù)組中的所有元素都會被刪除。然而,底層的 Object[] 數(shù)組仍然存在,占用內(nèi)存空間。
通過以下示例代碼,我們可以更直觀地了解 clear() 方法的功能:
public class ClearNoDemo {
private static ArrayList myList = new ArrayLi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for (int counter = 0; counter < 1_000_000; ++counter) {
myList.add(Long.valueOf(counter));
}
System.out.println("所有記錄都已添加!");
Thread.sleep(10000); // 休眠10秒
}
}
在上述代碼中:
ArrayList 類型的 myList 對象。myList 添加了 100 萬個 Long 類型的對象。運行程序后,通過堆轉(zhuǎn)儲分析工具可以發(fā)現(xiàn),myList 是內(nèi)存中最大的對象,其底層的 Object[] 數(shù)組占用了 27.5 MB 的內(nèi)存。這表明,添加的對象存儲在內(nèi)部的 Object[] 數(shù)組中。
以下是一個修改后的示例代碼,在其中調(diào)用了 clear() 方法:
public class ClearDemo {
private static ArrayList myList = new ArrayLi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for (int counter = 0; counter < 1_000_000; ++counter) {
myList.add(Long.valueOf(counter));
}
long start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myList.clear();
System.out.println("執(zhí)行時間:"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startTime));
Thread.sleep(10000); // 休眠10秒
}
}
在上述代碼中:
ArrayList 類型的 myList 對象。myList 添加了 100 萬個 Long 類型的對象。clear() 方法清空集合。調(diào)用 clear() 方法后,底層的 Object[] 數(shù)組雖然清空了所有元素,但數(shù)組本身仍然存在,占用了 4.64 MB 的內(nèi)存。這表明,即使通過 clear() 方法清除了對象,底層數(shù)組仍然會占用內(nèi)存。
以下是將列表賦值為 null 的示例代碼:
public class ClearNullDemo {
private static ArrayList myList = new ArrayLi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for (int counter = 0; counter < 1_000_000; ++counter) {
myList.add(Long.valueOf(counter));
}
long start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myList = null;
System.out.println("執(zhí)行時間:"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startTime));
Thread.sleep(10000); // 休眠10秒
}
}
在上述代碼中:
ArrayList 類型的 myList 對象。myList 添加了 100 萬個 Long 類型的對象。myList 賦值為 null。將列表賦值為 null 后,ArrayList 和底層的 Object[] 數(shù)組都可以被垃圾回收,從而釋放內(nèi)存。通過堆轉(zhuǎn)儲分析工具可以發(fā)現(xiàn),myList 對象已經(jīng)從內(nèi)存中移除。
下圖展示了 ArrayList 在不同情況下的內(nèi)存占用情況:

以下是 ArrayList#clear() 方法的源碼實現(xiàn):
public void clear() {
modCount++;
final Object[] es = elementData;
for (int to = size, i = size = 0; i < to; i++) {
es[i] = null;
}
}
從源碼可以看出,clear() 方法會遍歷底層的 Object[] 數(shù)組,將每個元素設(shè)置為 null,這會消耗一定的處理時間。
盡管 clear() 方法可能會影響內(nèi)存和性能,但在以下情況下使用它是合理的:
null 會導(dǎo)致 NullPointerException,此時可以使用 clear() 方法。clear() 方法或賦值為 null 的性能差異可以忽略不計。通過本文的分析,我們詳細(xì)了解了 clear() API 的功能及其對性能的影響。在實際開發(fā)中,應(yīng)根據(jù)具體場景選擇合適的方法來清理集合,以平衡性能和內(nèi)存使用。
原文鏈接: https://blog.ycrash.io/clear-details-on-java-collection-clear-a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