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辦事助手”
它的背后,是 2025 年《人工智能+行動意見》落地后的第一個省級政務數據開放 API 模板。沒人想到,真正卡脖子的不是算法,而是 “如何讓 23 個廳局、4 級財政、17 朵行業云的數據,在同一個 API 網關里跳交誼舞”
這篇文章,記錄了我們如何把 3.4 TB 的原始政務表格、127 個歷史接口、19 種脫敏規則,拆解成一份可復制、可白嫖、可二次開發的「2025 政務數據開放 API 案例模板」-template)。


01 從紅頭文件到 Swagger:政策怎么變成代碼

2025 年 3 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人工智能+行動意見(2025 版)》,其中第 12 條明確要求:
“2025 年底前,各省級政務數據開放平臺須向社會開放不少于 2000 個可機讀數據集,全部提供 OpenAPI 方式訪問,并配套沙箱環境。”

聽起來像“把大象塞進冰箱”:

我們做的第一件事,是把政策條文翻譯成技術需求矩陣(Policy → Tech Dictionary):

政策原文關鍵詞 技術實現 工具/平臺 開源地址
“可機讀” JSON-LD + CSV on-the-fly Frictionless Data okfn/specs
“實時可用” AsyncAPI 事件流 AsyncAPI Studio asyncapi/spec
“脫敏” 分級匿名化引擎 OpenMined PSI OpenMined/PSI
“沙箱” 合成數據生成器 SDV Synthetic Data Vault sdv-dev/SDV
“計費” Token Bucket 限流 Envoy Rate Limit envoyproxy/ratelimit

02 數據不動,模型動:政務“數據高鐵”怎么鋪軌道

政務系統最怕“數據搬家”——一旦庫表同步,就是漫長的安全評審。
我們采用「邏輯集中、物理分散」的 Data Mesh + API Gateway 架構:

  1. 數據提供方(各廳局)只需部署一個 Sidecar 代理(我們叫他“小秦”)。
  2. “小秦”暴露 gRPC 服務,把原始庫表 虛擬化成 GraphQL 視圖
  3. 省級總網關(基于 Kong Gateway)統一做鑒權、脫敏、限流、計費。
  4. 開發者拿到的只有一個 RESTful/OpenAPI 端點,背后路由到哪朵云、哪張表,對他透明。

核心流程圖如下(Mermaid):


03 把 127 個老接口“無痛”遷移到 OpenAPI 3.1

很多廳局早已有 SOAP、WSDL、甚至 DCOM 的古董接口。
我們寫了一個 “接口考古”腳本

示例:
老接口返回 XML:

<root>
  <qymc>北京數字政通</qymc>
  <tyshxydm>91110000777668159J</tyshxydm>
</root>

自動生成 OpenAPI:

/api/v3/enterprises/{id}:
  get:
    summary: 查詢企業基本信息
    parameters:
      - name: id
        in: path
        schema:
          type: string
          pattern: '^[0-9A-Z]{18}$'
    responses:
      '200':
        description: 企業詳情
        content:
          application/json:
            schema:
              $ref: '#/components/schemas/Enterprise'
components:
  schemas:
    Enterprise:
      type: object
      properties:
        企業名稱:
          type: string
          example: 北京數字政通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type: string
          example: 91110000777668159J

04 分級脫敏:讓“隱私計算”不再是 PPT

政務數據最怕 “二次泄露”。我們用 三級火箭模型 做脫敏:

級別 策略 技術 示例
L1 公開 直接輸出 企業名稱、注冊地址
L2 受限 局部掩碼 Presidio 身份證 1101********1234
L3 機密 聯邦學習 FATE 醫保報銷明細不出域

所有規則寫成 YAML 策略文件,由 Open Policy Agent 實時評估:

- field: 身份證號
  level: L2
  transform: hash_sha256_salt
  salt: ${SALT_FROM_VAULT}
- field: 診療費用
  level: L3
  transform: fate_secure_boost

05 沙箱:用「合成數據」讓開發者“零門檻”調試

真實數據不能出政務外網,但開發者需要“像真的一樣”的數據。
我們基于 SDV Synthetic Data Vault 做了 “一鍵造數” 工具:

pip install gov-sdv-cli
gov-sdv generate --schema ./schema/enterprise.json \
                 --rows 10000 \
                 --output ./fake_enterprises.csv

生成的假數據保持 統計分布一致

再把假數據灌進 MinIO 對象存儲離線沙箱,開發者無需 VPN 即可調試。


06 計費:Token Bucket + 碳排放雙維度

政務 API 不能“唯利是圖”。我們設計了 雙維度計費模型

維度 算法 單價 說明
調用量 Token Bucket 1000 次/元 超出限速 429
碳排放 克 CO?e 0.05 元/克 調用云上 GPU 才計算

碳排放數據來自 Cloud Carbon Footprint 實時采集,每月生成 “綠色賬單”——讓高校學生也能看到“代碼對地球的影響”。


07 開發者門戶:像“微信登錄”一樣簡單的接入體驗

門戶基于 Backstage 二次開發,首頁只有一個輸入框:

“請輸入你要辦的事,比如‘查詢公積金’”

背后用 Rasa 做意圖識別,自動跳轉到對應 API 文檔。
支持 “一鍵生成 SpringBoot 模板”,包含:


08 實戰:一個“AI 政策問答機器人”從零到上線

以“2025 年人工智能企業稅收優惠”為例,完整鏈路:

  1. 數據提供方:稅務局把政策 PDF 丟進 MinerU 抽取結構化文本。
  2. 數據虛擬化:Sidecar 把文本轉成 /policies?keyword=AI API。
  3. 開發者:大學生小張在門戶點擊“生成 Node.js Demo”,拿到:
    curl https://api.beijing.gov.cn/v3/policies?keyword=AI \
     -H "Authorization: Bearer $TOKEN"
  4. 低代碼:小張用 Flowise 拖拽一個 RAG 問答鏈,30 分鐘上線小程序。
  5. 上線:小程序通過網關灰度 10% 流量,無異常后全量。

09 開源與治理:把“模板”做成“樂高”

所有代碼、文檔、脫敏策略在 GitHub 用 CC-BY-4.0 協議開放。
同時提供 “政務接口市場” 自動爬蟲:每天掃描各省開放平臺,更新接口元數據到 data.openapis.cn


10 結語:當 API 成為公共品

上線 30 天,數據:

有人問我:“為什么要把政務數據開放做得像‘自來水’一樣簡單?”
我想起項目負責人老周在慶功宴上的一句話:
“當 API 成為公共品,創新的門檻才會低到讓任何一個學生都能邁過去。”

愿這份 2025 政務數據開放 API 案例模板,成為更多“AI+政務”故事的序章。

上一篇:

人工智能+行動意見:零信任政務開放平臺API建設指南

下一篇:

人工智能+行動意見:零信任政務API高可用開放平臺
#你可能也喜歡這些API文章!

我們有何不同?

API服務商零注冊

多API并行試用

數據驅動選型,提升決策效率

查看全部API→
??

熱門場景實測,選對API

#AI文本生成大模型API

對比大模型API的內容創意新穎性、情感共鳴力、商業轉化潛力

25個渠道
一鍵對比試用API 限時免費

#AI深度推理大模型API

對比大模型API的邏輯推理準確性、分析深度、可視化建議合理性

10個渠道
一鍵對比試用API 限時免費